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汪稼华首页艺术家介绍
  • 中文
  • English

汪稼华

    又名六升,号湛上台主、南村画史。1940年12月生于山东烟台。中国美协会员,青岛画院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十五岁开始研习国画并学书、治印、写诗,迄今逾半个世纪。近三十多年,十年画高山,十年画大海,十年画南极,从题材到技法,极力革新,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以及日本、美国办过多次画展。六十三岁后,专注于传统笔墨,闭门创作,一边画一边读书,渐渐开出一块独有的天地。
    2004年至今,创作进入旺盛期,自称为“甲申变法”。“变法”后所作,题材多出于崂山。

年表

  • 中文
  • English
1940年
庚辰;
12月2日,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
1947年
丁亥,7岁;
随父母定居青岛。是年开始学习绘画;
1955年
乙未,15岁;
是年以《芥子园画传》为本,学习中国画之山水、花鸟、人物画,同时临书、刻印、学诗。著名画家冯凭先生看了他的习作后说:“画得不错,有才气,坚持下去一定成功。”此话令他受益终生;
1959年
己亥,19岁;
第一次参加青岛市美术作品展,参展作品《床边儿童》;
1962年
壬寅,22岁;
参军后参加***画展,被***文化部发现,调到***政治部从事创作工作;
第一次发表作品:《青岛日报》刊登作品《杨柳八哥》;
1964年
甲辰,24岁;
参加全军第三届画展,作品《顶风冒雪》刊于该展的中国画画册中,获***优秀作品奖。发现郑拙庐先生《石涛研究》一书,如获至宝,日夜研读,信服其诗、书、画、印以及山水、花鸟、人物广收博取的创作道路;
1977-1979年
丁己-己未,37岁-39岁;
两年时间进出崂山二十九次,得写生稿三百余幅,查阅记录千年以来有关崂山的历史、地理以及历代诗文计二十多万字的笔记。在此基础上创作有关崂山的山水、人物、花鸟作品;
举办“汪稼华崂山写生画展”,展出作品一百零六幅。此为第一次个人画展。著名画家张朋先生为画展题写“崂山写生画展”条幅。《青岛日报》发表《挥洒丹青写河山——简介崂山写生画展作者汪稼华》的评介文章;
著名画家彦涵先生参加画展开幕式及研讨会。彦涵认为:“汪稼华的画,表现题材广泛,有充分的生活基础,有现实主义精神,他对深入生活是下了硬功夫的……他的艺术技巧熟练,有点像石涛的画,但不完全像,有些像‘四王’的画,但也不完全像……总之有发展,有变化,有骨有肉,有创新……”张朋先生说:“一看画就知道他有才华,生活气息浓厚,能把传统技法继承又创新……”梁天柱先生说:“汪稼华的山水画表现手法多种多样,中西结合得很好……”隋易夫先生说:“汪稼华的学术修养广泛,题材广阔,手法多变,清新可爱又能关心崂山,很受青岛人的喜爱。”;
1978年
戊午,28岁;
陪同李苦禅先生在青岛活动月余。先生虽已八十一岁高龄,但仍神采奕奕,健步如飞,作画时行笔运墨大气、果断,令他受益多多。李苦禅先生看了他的画说:“你的才气十足,要宁静致远,下苦功夫,必有大成。”;
1979年
己未,39岁;
与范曾先生见面,畅谈至深夜。范曾赠他《钟馗》一幅;
与沈鹏先生见面,书赠他“闲与仙人扫落花”条幅;
1980年
庚申,40岁;
青岛画院成立,委任汪稼华为画院理事;
1981年
辛酉,41岁;
6月,《航海》杂志刊汪稼华作品《山耶海耶》,并刊有作家端木蕻良先生为此画手书的《沧海诗》;
9月,《人民画报》以“汪稼华的画”为题发表《雨后明霞》《风雨荷花》《风狂浪高》等作品。在该刊文章中说:“……汪稼华的作品既有优秀的传统技法,而在设色、透视方面又有西画的某些特点,表现了一种清新的意境……”;
1982年
壬戌,42岁;
1月,《山东画报》以《独辟蹊径·大胆创新》为题刊作品《瑞雪》《月泉》《雨荷》《风雪》等并刊赵朋先生的评介文章:“近年来他遍历国内名山大川,尤其对山海奇观的崂山景色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国画之外,他的书法,篆刻,诗词等也颇有功力……”;
同年,汪稼华的作品引起青岛市委宣传部的关注,并给予各方面的支持;
2月,赴香港举办“汪稼华画展”。作品二百二十幅。香港《新晚报》以“汪稼华爱画海”为题发表了双鱼的评介文章。另有松绿、起君等的评介文章发表。香港《文汇报》《晶报》《华侨日报》也都发表了文章;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刘国松先生参观画展并题“汪稼华画展”的条幅。沈鹏先生为题“汪稼华近作展”。端木蕻良先生特书“汪稼华画展”并手书介绍文章;
7月,上海书画出版社之《书与画》杂志创刊号刊登《汪稼华学习〈石涛画语录〉〈海涛章〉心得》及画作《山耶海耶》;
11月,青岛举办“汪稼华画展”,展出作品一百六十幅,首推出十八幅海景画。《青岛日报》发表姜宝星先生评介文章《情溢画外—汪稼华画展观感》;著名诗人纪宇先生撰写的《海的旋律——汪稼华和他的海画》亦同时发表;
1983年
癸亥,43岁;
3月,“汪稼华画展”应太原市之邀展出作品一百幅。《太原日报》以《刻意出新成一家》为题发表评介文章并刊作品《静波》《风涛》《晴光》《雨荷》等;
应邀为时任******创作《风雨荷花》,为国家海洋局创作海画《滚滚五千年》;
1984年
甲子,44岁;
3月,应***政治部文化部之邀于济南举办“汪稼华画展”,展出作品一百六十五幅。《大众日报》发表夏晶南先生的评介文章《寻幽千嶝,弄潮万顷—读汪稼华画展兼谈其创作道路》;
画家刘海粟先生看了汪稼华的画后说:“你很善于润染。你已经‘登峰’了,但还没有‘造极’,要造极就要写写篆书。”;
1986年
丙寅,46岁;
7月,青岛首届艺术节,特举办“汪稼华画展”,展出作品一百零八幅;
10月,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书画》刊汪稼华海画作品《浅底》;
1987年
丁卯,47岁;
当选青岛市政协委员。《中国画报》(《人民画报》海外版)以《海之诗—汪稼华的画》为题评介:“近几年,汪稼华将画笔移向对大海的描绘。他在传统画法的基础上,大面积运用积墨、破墨、积色、冲水等方法,采用复笔重色,把颜色和水墨融合在一起,造成海涛起伏,叠峰陡立的效果……”同时刊登《山耶海耶》《和声》两幅作品;
1988年
戊辰,48岁;
调入青岛画院任专职画家。山东电视台拍摄汪稼华专题片《寻找大海》并播出;
1989年
己巳,49岁;
刘开渠先生看了汪稼华的画后说:“只有这样深研传统,再与时代结合才是正路。”并题条幅“汪稼华画展”;
在日本长崎市举办“汪稼华画展”,展出作品六十八幅。日本《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长崎新闻》《西日本新闻》以及KTN、NBC两家电视台等媒体做了报道;
12月,山东画报社出版《汪稼华海画》挂历;
1990年
庚午,50岁;
中国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邀汪稼华参加中国南极考察队第七次考察赴南极长城站写生、考察,《青岛日报》《大众日报》《齐鲁晚报》作了报道;
在中国南极长城站举办“汪稼华长城站书画展”(由南极办主任郭琨先生题字)。展出作品七十幅,全部是在南极二十五个日夜写生创作的作品。这是南极考察史上第一次画展(郭琨语),此展作品全部赠送第七次考察队员及国际友人;
展览期间适逢“南极条约国视察团”到长城站视察,以数幅企鹅画当做礼品赠送国际友人;
1991年
辛未,51岁;
6月,《青岛日报》发表蔡晓滨《笔底冰雪南极情——记第一个到南极的国画家汪稼华》;
8月,由国家南极视察委员会主办的“汪稼华南极之行画展”在上海美术馆举行,展出作品六十一幅。此展央视、上海、浙江、山东、青岛等五家电视台作了报道。上海《文汇报》亦发表文章介绍。著名画家程十发先生以八十岁高龄参观了展览,并题字称汪稼华为“南极童子”;
在厦门市举办“汪稼华作品展”,展出作品七十八幅;
应中国国家南极视察委员会之邀“汪稼华南极之行画展”进京参加“国际科学和平周”,在中国科技馆展出作品三十八幅;
1992年
壬申,52岁;
《山东画报》第八期以《南极诗》为题,刊登汪稼华之南极画《冰崖孤旅》《雪海燕尔》《冰海霞色》《融冰时节》《雪山鸥戏》等作品;
《山东画报》第九期以《南极,二十五个日夜》为题,发表汪稼华的南极日记,并配发汪稼华在南极考察写生的照片和摄影作品,以纪念《南极条约》签约三十周年;
1993年
癸酉,53岁;
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汪稼华南极画集》于青岛举行首发式,同时举办“汪稼华南极之行画展”,展出作品九十幅。《青岛日报》《青岛晚报》发表评论文章;
由浙江电视台摄制的汪稼华南极之行专题片《画出心中的南极》由浙江电视台、山东电视台、青岛电视台播出;
1996年
丙子,56岁;
应台湾省高雄市书画学会邀请举办“汪稼华作品展”,展出作品八十幅。台湾《新闻报》发表《大陆名家画展—汪稼华展出山水、花鸟等七十余幅,令观者赞叹不绝》评介文章;
1997年
丁丑,57岁;
由台湾王家美术馆出版的《汪稼华作品集—礼赞大海的画家》在青岛黄海饭店举行首发式;
被评为国家一级美术师;
应美国洛杉矶天涛画廊之邀,赴美举办“汪稼华画展”,美国《世界日报》《国际日报》《新生报》报道;
2000年
庚辰,60岁;
新华出版社出版《画坛巨擘》第一集,刊发汪稼华作品《山耶海耶》,并刊手书《论石涛》的文稿;
2001年
辛巳,61岁;
应台湾省高雄市书画学会之邀举办第二次“汪稼华画展”,展出作品八十幅。《中国时报》以《极冻天地,挥洒海洋之美》,《民众日报》以《汪稼华画笔礼赞极冻海洋》为题介绍画家事迹及评论。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画坛巨擘》第二集刊发汪稼华作品《金色碧霄》,并刊手书《一画参悟古来今》文稿;
2002年
壬午,62岁;
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画坛巨擘》第三集刊发汪稼华作品《风雨荷花》《绅士乐园》,并刊手书《一画即可数清狂》文稿;
2003-2006年
癸未-丙戌,63岁-66岁;
深研历代中国画理论并笔墨回归,自称“甲申变法”,这段时间创作了数百幅笔墨作品;
2006年
丙戌,66岁;
由陈履生先生主编的《世纪菁英·国画篇》收入《汪稼华篇》,并刊杜大恺先生的评论文章。(漓江出版社出版);
2007年
丁亥,67岁;
由陈履生先生、宋文京先生策展的“汪稼华笔墨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展出作品六十八幅。画展期间,冯其庸先生题:“大气磅礴,笔墨淋漓。”刘勃舒先生题:“难得的好展览,神品也。”邵大箴先生题:“笔墨中充足神韵。”程大利先生题:“老笔横披,元气充盈。”龙瑞先生题:“笔力扛鼎。”杜滋龄先生题:“厚重、朴质、整体、概括,先生与山水合一,观后令我感动。”;
《汪稼华笔墨》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刊作品七十三幅。张仃先生作序,序言中说:“几十年来,汪稼华潜心绘画,像老一代画家那样,跑了许多名山大川,画了几千张写生稿,殊为不易。我认为,山水画创作少不了造险,险从何来?从大自然中来,从自己的感觉中来,为此,其险可倚。据说,汪稼华还画了十数年大海,到达南极,画了不少南极画……”程大利先生以《老笔纷披写正途—汪稼华山水画欣赏》为题作序,认为:“……以笔入画,求笔法,见笔趣,有书意者,当今找不出多少人。在一个重形式的时代,‘笔’已经离我们很远了,这正是我们比古人低的根本之处。而青岛画院汪稼华先生的画却让我眼睛一亮,更增强我对中国画的信心,埋头于中国画艺术的探索者,还在深处下功夫……”;
“汪稼华笔墨展研讨会”在中国美术馆召开。陈履生、程大利、李松、刘龙庭、翟墨、夏硕琦、陈醉、李一、曾先国、尚辉、李永林、阮宗华、张所家、邹跃进、曾傃东、陈国贵、赵占鳌、宋文京、刘士忠等专家和美术评论家参加了研讨会并发言。陈履生先生说:“……画展的名字叫‘汪稼华笔墨’,无疑这个名称就已经表明了他有关中国绘画的基本立场,同时也表明他从艺五十余年的追求……”程大利先生说:“人民美术出版社基于汪稼华先生作品的质量以及他的贡献,为他出版了画册,这也是我们今年工作的重点之一,我本人为汪稼华先生写了一个序言……”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翟墨先生说:“我认为汪稼华先生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通者乐冰,超者乐极……”;
《中国美术馆》2007年第四期刊“汪稼华笔墨展”之作品十幅并刊程大利先生写的《老笔纷披写正途—汪稼华山水画欣赏》一文;
《当代中国画》第三期在“美术馆展览”栏目刊作品六幅,并刊张仃先生的序文及宋文京先生写的汪稼华小传《从此笔墨更奇意》;
《美术观察》2007年第五期刊作品三幅,并刊张仃先生写的“汪稼华笔墨序”;
作品《黄宾虹故居》由中国美术馆收藏;
《荣宝斋》2007年第五期刊“汪稼华笔墨展”作品九幅;
《汪稼华笔墨》一书入选2007年度“中国最美的书”;
2008年
戊子,68岁;
《美术报》发表陈履生先生《汪稼华笔墨》评介文章,并刊长达十六米的巨幅崂山画《海上名山第一》及其他六幅作品;
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汪稼华笔墨》新作集并刊陈履生先生文章《汪稼华笔墨》;
2010年
庚寅,70岁;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当代笔墨百家·汪稼华》;
2011年
辛卯,71岁;
由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海洋局、******司令部、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青岛国际海洋节期间举办“汪稼华高山、大海、南极画展”,展出作品六十幅。《青岛日报》《青岛早报》《青岛晚报》报道。《美术报》以“当代中国笔墨百家—汪稼华”为题,刊作品《东崂山海图》《泰岱松云图》,并刊跃文星先生的评介文章;
2012年
壬辰;72岁;
《中国书画博览》刊作品《华岳云台图》《蔚竹鸣泉图》《柏阴闲话图》,并刊程大利先生的文章;
2014年
甲午,74岁;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汪稼华》,张仃、程大利、陈履生作序;

艺术风格

获奖

  • 中文
  • English
  • 1964年作品《顶风冒雪》获***优秀作品奖;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汪稼华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